2025年7月,福州工商學院“泉力以赴”社會實踐隊深入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兆泰1988文創園,開展以“海洋強國”為核心的主題實踐活動。兆泰1988文創園位于安海鎮區商業核心地段,由舊紡織廠改造而成,是當地首個文創園示范基地。其空間既凝結工業時代記憶,更承載著安海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蘊——這里正是民族英雄鄭成功揚帆啟程、開拓海洋偉業的重要原點。實踐隊在此探尋文創力量賦能海洋強國戰略的生動可能。
圖為團隊成員在兆泰1988前合影
兆泰文創園斑駁的紅磚外墻與現代設計元素交織,形成獨特的時空紐帶。實踐隊員穿行于園區,目光掠過精心保留的工業桁架與齒輪雕塑,歷史氣息撲面而來。安海作為鄭成功早期抗清與海上貿易的根基,其勇立潮頭、搏擊風浪的精神特質深植于這片土地。隊員們還探訪了安海鎮內的重要文化地標,如安平橋(五里橋)——這座見證古代海上貿易繁榮的世界遺產古橋,以感受歷史文脈的延續。
圖為講解員向團隊成員講解文創園內展品
如何活化厚重的海洋歷史遺存?實踐隊聚焦海洋文化主題展覽策劃。在構思展覽內容時,隊員們了解到安海深厚的民間工藝底蘊,特別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蔡大師的漆線雕藝術。蔡大師的作品常以海洋生物、鄭成功故事為主題,其《鄭成功收復臺灣》系列作品運用精細繁復的漆線,生動刻畫了歷史場景與海洋人物的精神風貌,成為極具地方特色的藝術瑰寶。同時,實踐隊員著手觀察文創展品,力求在展覽中融合歷史文物、傳統工藝與現代展示手段。
圖為講解員向團隊成員展示文創產品
兆泰文創園作為兩岸交流平臺的潛力同樣引發實踐隊深度思考。講解員指出:“閩臺共有的海洋文化符號,如媽祖信仰、船體彩繪‘冠船’習俗,是激發創意的寶貴資源。”這啟發了實踐隊構思專項活動:提議搭建“海峽兩岸海洋文創設計工坊”,圍繞共同海洋文化符號征集作品,并依托兆泰園區實體空間及線上平臺進行聯展與版權孵化,推動創意成果轉化落地。隊員們還了解到,安海元宵“白塔點燈”等特色民俗活動,以及兆泰園區內規劃的特色花燈展館,未來均可成為兩岸燈藝、民俗文化交流的載體。
圖為團隊成員體驗“白塔點燈”
圖為團隊成員體驗“攻炮城”
“泉力以赴”實踐隊在兆泰1988文創園感知歷史與未來的交匯。他們見證這座植根工業記憶的園區,正努力將鄭成功開拓海疆的精神轉化為新時代的文化動能。實踐隊員提出的構想——從活化海洋主題展覽到深化兩岸文創協同,為空間注入了青年視角的活力。當青年巧思融入歷史場域,海洋強國的宏大敘事在具象空間中生發新枝:這里有望成為海洋文化記憶的守護地、兩岸創意交融的試驗場,更是向公眾生動傳遞經略海洋深遠意義的重要窗口。其未來所系,是讓澎湃的海洋文脈,在創新表達的激蕩下奔涌不息。(作者:葉東琳 陳桐靈 吳耀彬 丁景茹 鄭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