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網泰州7月2日電(通訊員 文玥珺)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戰精神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的精神財富”。而當前抗戰歷史見證體系正面臨雙重危機:幸存老兵年事已高,致使口述史料采集窗口期急劇收縮,部分抗戰遺址因自然侵蝕與城市開發,遭遇不可逆損傷,物質載體與活態記憶的衰減威脅著精神的代際傳承;同時,歷史虛無主義正通過篡改史實、褻瀆英雄等行為蛀空集體記憶根基,弱化青年歷史認同。
為了讓瀕危的歷史記憶以鮮活可感的形式留存,抵御歷史虛無主義的侵害,強化青年群體的歷史認知與民族認同,更好地傳承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偉大抗戰精神,使其在新時代煥發生機,成為激勵后人奮進的精神財富。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揚抗戰精神,礪青春擔當”暑期社會實踐團隊部分成員前往泰州海陵區烈士陵園、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和雨花臺烈士陵園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了本次社會實踐活動。
圖為團隊成員在莊嚴的烈士紀念碑前默哀致敬。
團隊成員有序參觀烈士紀念館,通過珍貴的歷史照片、文物和文獻資料,重溫了從辛亥革命到解放戰爭時期泰州地區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被先烈們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犧牲精神深深觸動。
圖為團隊成員在泰州市烈士紀念館前的合照。
團隊成員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時,一踏入場館,便被沉重肅穆的氛圍籠罩。館內陳列的歷史文物、珍貴照片及影像資料,真實再現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慘痛歷史。萬人坑遺址中的累累白骨,無聲控訴著侵華日軍的暴行;幸存者的口述影像,讓成員們深切感受到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
圖為團隊成員在給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們獻花。
圖為團隊成員為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留言。
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里的歷史照片、檔案文獻和實物展示,讓團隊成員深刻認識到日軍慰安婦制度的罪惡本質,慰安婦幸存者的悲慘遭遇,也引發了成員們對戰爭殘酷性的深刻思考。
團隊成員參觀雨花臺時細雨紛飛,雨中的雨花臺松柏蒼翠,更顯莊嚴肅穆。成員們沿著石階緩緩而上,在烈士紀念碑前整齊列隊,敬獻花圈,向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默哀致敬。隨后,大家走進雨花臺烈士紀念館,館內陳列的眾多革命烈士生平事跡、書信手稿和革命遺物,生動展現了惲代英、鄧中夏等革命先烈堅定的理想信念與不屈的斗爭精神,深深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圖為團隊成員在參觀雨花臺烈士紀念館。
圖為團隊成員本次實踐活動的合照。
本次紅色教育基地參觀活動圓滿達成預期目標,不僅有效激發了團隊成員的愛國熱情,也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作為新時代青年,要以史為鑒,將對先烈的緬懷之情轉化為學習和工作的動力,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勇擔時代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