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7月上旬,巢湖學院的尋廉巢湖,立德修身——巢湖學院赴環巢湖開展廉潔文化傳承調研實踐團前往了合肥市廉政教育基地包公園,通過實地參觀、沉浸式體驗、隨機訪談和深度研討等多種形式,深入挖掘包公文化中蘊含的廉政思想精髓,傳承并弘揚中華優秀傳統廉政文化。
踏入包公園,古樸莊重的氛圍撲面而來。實踐團成員首先走進包公祠,館內陳列的史料文獻、雕塑畫像生動再現了包拯的生平事跡。包公祠內,包拯家訓中的諄諄教誨,使成員們深刻體會到古代士大夫對廉潔家風的執著堅守。在廉泉邊,成員們掃碼聆聽了“廉泉試飲”的典故——相傳清廉者飲此泉水甘甜爽口,而貪腐者則覺苦澀難咽。這一寓意深刻的傳說,使大家對“廉潔”二字有了更為生動地理解。隨后,實踐團在奏議館跟隨講解員的講述,深入了解了包公的故事。這些故事讓成員們深切感受到“包青天”堅守正義、廉潔奉公的高尚品格。同時,也讓成員們深刻認識到,千百年來民眾對“清官”的推崇,實質上是對公平正義和廉潔從政的深切向往。

從奏議館前往清風閣的路上,實踐團成員沿著包河岸邊的步道隨機邀請游客參與訪談,傾聽不同群體對包公精神的理解與感悟。“包公的故事通過影視劇、戲曲傳播很廣,但實地看文物、讀史料,更能感受到那種穿透歷史的力量,這種‘硬核’的廉潔教育比空洞的說教更有效。”一位游園的老爺爺的話,道出了許多游客的心聲。后續訪談中,不少游客提到,包公園作為廉政教育基地,既保護了歷史文化,又發揮了教育功能,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人來這里“打卡”,從歷史中學習做人做事的準則。實踐團成員將這些觀點詳細記錄,計劃納入后續調研報告,為傳統廉政文化的年輕化傳播提供參考。

登上清風閣,俯瞰包河碧波,實踐團成員圍繞“新時代青年如何傳承包公精神”展開熱烈討論。“包拯在任時雖位高權重,卻始終堅守‘廉者,民之表也’的信念,這種精神跨越千年依然值得我們學習。”實踐團成員信同學感慨道。作為新時代青年,要將先賢的廉潔風范內化為行動自覺,在未來的學習工作中堅守底線、砥礪品格。
此次包公園之行,實踐團通過“看實物、聽故事、悟精神”的方式,將歷史與現實相聯結,讓廉潔文化從書本走向實景。下一步,實踐團將認真總結提煉包公園廉政教育經驗,形成專題調研報告,并通過主題宣講等方式,讓包公精神在校園綻放新的時代光芒,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