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雄市坪田坳村再次迎來了一群充滿活力的青春身影。連續第二年,惠工—油山鎮“雙百行動”蜜源隊在廣東省“雙百行動”工作組的組織下,深入這片盛產蜂蜜、浸潤紅色文化的熱土,以“新農人直播”與“生活服務體驗員”的雙重身份,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為鄉村振興注入鮮活動能。
鏡頭前,隊員們化身“新農人主播”,在坪田坳村的蜂蜜基地里熱情洋溢地介紹著當地特色蜂蜜產品。從反復與村委會敲定產品細節、打磨講解流程,制作直播海報和H5動態宣傳,到直播時與網友實時互動,娓娓道來蜂蜜背后的鄉土故事,每個環節都凝聚著隊員們的專業所學與滿腔熱忱。坪田坳村蜂場負責人陳主任也走進鏡頭,與隊員們一同推介蜂蜜。他結合多年養蜂經驗,向網友講述村里黨員帶頭改良蜂種的故事,以黨建引領產業發展的生動實踐,讓直播間里的網友更直觀感受到鄉村振興背后的組織力量。“看著訂單不斷跳出屏幕,才真切感受到,課堂知識真的能為鄉村添彩!”一位隊員的話,道出了實踐的滾燙收獲。
鏡頭外,他們沉下心做“生活服務體驗員”,腳踩泥土走進田間地頭、農戶家中,用心感受鄉村生活脈搏,精準捕捉鄉村需求。得知村民渴望掌握互聯網營銷技能,突擊隊響應廣東省“百千萬工程”,在我校“雙百行動”服務隊坪田坳村工作組的指導組織下,為鎮上居民和涉農經營者開辦“互聯網營銷師”專題培訓。培訓現場座無虛席,既有鬢角染霜的養蜂老手,也有返鄉創業的青年農戶。隊員們手把手教大家給蜂蜜拍“網紅”照片、剪果園采蜜短視頻,還模擬直播間場景演練客戶溝通話術。“原來手機里藏著這么大的市場!”養蜂戶李大叔舉著手機,跟著隊員一步步操作短視頻發布,屏幕上跳出的點贊提醒讓他笑得合不攏嘴。培訓結束后,蜜源隊還與村委會約定,通過線上答疑群持續跟進和解答村民在實操中遇到的問題。這種“高校+村集體+本地實踐者”的聯動模式,不僅讓技能培訓落地生根,更激活了村民自主探索的內生動力,真正實現“授人以漁”,讓互聯網營銷的種子在坪田坳村持續生長。
“深入體驗,方能精準服務。”蜜源隊精心設計的“蜂蜜文化墻繪打卡”、“果園探店”等活動,正是基于對坪田坳村資源稟賦和文化特色的深度體驗。隊員們拿起畫筆,在村委的墻面上精心創作,一幅幅展現蜂蜜文化和鄉村風貌的墻繪逐漸成型。粉筆灰沾過鞋底,顏料漬印在衣角,每一筆勾勒都承載著隊員們對“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美好愿景。這些墻繪不僅美化了村容村貌,更成了吸引游客、傳播蜂蜜文化的新地標,用藝術為鄉村文旅添彩!
從體驗中找需求,用服務創價值。蜜源隊不滿足于單次直播或培訓,更專注打磨長效的落地營銷方案:收集消費者與村民反饋,優化蜂蜜包裝、故事講述與銷售渠道;深挖坪田坳紅色文化底蘊,通過“重走長征路”等活動,將紅色資源與綠色產業結合,形成“紅色文化引流+綠色產業支撐”的聯動效應,讓鄉村振興既有精神內核,又有產業根基。
惠工—油山鎮“雙百行動”蜜源隊此次“三下鄉”活動,是高校學子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服務“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生動實踐。他們以專業技能為筆,以鄉野為卷,以“新農人直播”為媒介,以“生活服務體驗員”為視角,不僅帶來了訂單和技能,更播下發展思路與振興希望。在坪田坳村的土地上,他們用青春書寫著“技能報國、青春助農”的答卷,也印證著:當代大學生在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里,大有可為,必將大有作為!(通訊員 賈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