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游客文明素養、守護古鎮生態基底,7月13日,重慶外語外事學院“金刀青跡”綠色發展倡導團的師生們,走進重慶市北碚區金刀峽鎮偏巖古鎮的黑水灘河,沿岸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河道治理活動,對游客進行生態環境保護宣傳。
隨著旅游業發展和居民生活排污增加,偏巖古鎮黑水河的河道淤積、垃圾堆積、水質惡化等問題日益凸顯,周末前來游玩的游客多次反映體驗感下降。
為解決以上問題,“金刀青跡”綠色發展倡導團在上午深入調研,結合實際情況,明確行動路徑,決定從河流下游率先開啟清理行動,助力黑水河生態環境的改善與修復。
(圖為實踐團成員進行河道治理,賀興月供圖)
實踐團成員們以飽滿的熱情,積極參與河道治理活動,她們手持垃圾鉗、垃圾袋等清理工具,對河中的塑料制品、廢紙、廢棄漁網等進行撿拾清理。在清理過程中,“金刀青跡”綠色發展倡導團以實際行動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經過一上午的清理,河道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垃圾也得到了妥善的處理。
(圖為團隊成員撿拾垃圾,牟靖供圖)
下午,清理行動間隙,實踐團主動走近當地居民,積極進行互動交流,開展“流動宣講”,用通俗易懂的話語講解河道污染危害,堅決抵制向河道傾倒垃圾、隨意丟棄雜物等不文明行為,讓愛護河道的意識深植每一位居民和游客心中。
(圖為實踐團對游客進行宣講合照,朱靈玲供圖)
聽到倡議后,不少游客被實踐團成員的熱忱打動,加入到河道治理的行動,還有小朋友們拿著小網兜,幫忙打撈河面漂浮物……“全民參與、共同治理”的氛圍,在古鎮河畔悄然形成,生態保護從“青春行動”拓展為“集體共識”。
在偏巖古鎮開展的河道治理活動,不僅是一場生態修復實踐,更是一堂生動的“綠色發展課”。
(圖為“金刀青跡”實踐團,牟靖供圖)
后續,團隊將繼續參與古鎮周邊生態環境建設,共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工作,努力打造一個更加美麗、宜居的古鎮,共同營造“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生態環境。
(作者:庹嚴元 朱靈玲;單位:重慶外語外事學院;聯系方式:1858010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