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文化旅游學院“心心鄉印”先鋒隊在學院指導老師朱晨龍和團隊負責人左元杰的帶領下,以青春腳步丈量熱土,在徐州孫店社區及揚州瓜洲村展開深度社會實踐活動。從簽約授牌到田間調研,從政策宣講到社區服務,青年學子們用專業與熱忱,在鄉村振興的畫卷上留下了生動的青春印記。
校地攜手,共筑實踐新平臺
“心心鄉印”先鋒隊奔赴徐州市孫店社區,隆重舉行“三下鄉”社會實踐基地簽約授牌儀式。學院指導老師朱晨龍與社區劉書記共同簽署共建協議,搭建起學生成長與鄉村發展的堅實橋梁,雙方明確將以社會實踐為紐帶,既拓展學生綜合素養培育平臺,也為鄉村引入寶貴智力資源,實現“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的共同愿景。
?。▓D為指導老師朱晨龍與孫店社區劉書記共建協議)
傾聽民聲,躬身美化新家園
隊員們頂著烈日投身孫店社區。他們帶著問卷穿行鄉間,圍繞經濟、環境、鄉風、民生等與村民傾心交談,既看到生活條件的切實改善,也發現政策知曉度待提升的痛點,并現場答疑解惑。調研結束,掃帚與垃圾袋在手,隊員們又對道路、公區展開細致清理,用汗水換來社區新顏,也在勞動中與鄉親們結下深厚情誼。
?。▓D為團隊負責人入戶調查)

?。▓D為隊員在社區入戶調研、打掃衛生)
解碼產業,智慧賦能新農業
解碼閆河果蔬基地
隊員們穿梭于土豆田、葡萄棚與羊角蜜架間,聆聽技術講解,親身參與勞作,更化身“農產品代言人”,拍攝短視頻助力推廣。生態種植與休閑觀光融合的模式,為文旅專業學子提供了鮮活的振興樣本。
?。▓D為團隊成員及指導老師在果蔬基地前合影)

(圖為團隊成員向果蔬基地負責人取經)

?。▓D為果蔬基地負責人教學摘取成熟的羊角蜜)

?。▓D為隊員在閆河果蔬基地土豆田收獲作物)
探訪趙店鱸魚基地
直徑8米的養殖桶、高效微濾系統顛覆了“漁業=池塘”的認知。工廠化循環水養殖(RAS)技術實現單立方水體70斤的高產與90%節水率,讓隊員們切身感受到“智慧漁業”的澎湃動能。他們結合專業,積極為線上銷售與“農文旅”融合獻策。
(圖為鱸魚養殖基地工作人員喂魚飼料)

?。▓D為隊員在向鱸魚養殖基地負責人提問調研)
走進綠色源泉奶牛場
從2頭奶牛起步到千頭規模,牧場董事長孫繼友的奮斗史詮釋著勞模精神。自動化擠奶車間、大型沼氣池構成的“養殖—糞污—有機肥—綠化”循環經濟鏈,更讓隊員們對科技驅動下的生態牧業贊嘆不已。他們以鏡頭記錄,助力現代牧業故事的傳播。
(圖為團隊成員在綠色源泉奶牛場合影)

?。▓D為團隊成員為奶?;嘏臄z介紹視頻)

(圖為綠色源泉奶牛場)
問道他山,融合擘畫新藍圖
收官之站,“心心鄉印”先鋒隊赴揚州瓜洲村葵園取經。這里以玉米與向日葵為基,延伸出網紅鮮食品種、葵花油籽及十余種“葵花”主題文創;依托“詩渡葵園”風景,開發了覆蓋中小學研學(采摘、科普、手工DIY)與成人休閑(音樂會、露營、集市)的豐富活動。更令人矚目的是1:1復刻的“葵園紅船”,串聯起黨史教育與本地的紅色“三線”歷史,實現了“以農塑形、以文鑄魂、以旅增效”的深度融合。“瓜洲模式”為學子們規劃家鄉振興路徑提供了寶貴經驗。
?。▓D為團隊成員學習葵園“葵花”主題文創)

?。▓D為指導老師和隊員在瓜洲村葵園合影)
汗水浸潤鄉土,見聞激蕩心靈。“心心鄉印”先鋒隊員們將帶著孫店社區的期盼與瓜洲村的啟迪,將知識化為振興力量。他們深知,鄉村的廣闊舞臺正呼喚青春智慧,而這條融合發展的振興之路,也必將在無數青春力量的澆灌下,越走越堅實,越走越寬廣。以上所有圖片出自:王藝涵 蔡雯暄